2015年以來很多地區的寵物醫院數量翻倍增加,部分地區的寵物醫院數量正增長了5倍以上,原來只有10家的城市增長到的30家,50家寵物醫院的城市,增長到300家,而三年寵物的數量只增長了50%。
寵物醫院的數量和寵物的增長量的數據的不平衡,客戶分流后必然導致利潤的穩定下滑。
與3成寵物醫院嚴重虧損,3成寵物醫院在虧損邊緣,2成的寵物醫院被淘汰的“慘狀”相比,依然有大量的新生醫院在穩步開啟,一線城市飽和,進入二線城市競爭,二線城市飽和,就去和三四線城市的獸醫同臺競技。
2018年下半年至今的寵物醫療寒冬中,不論是資本的連鎖還是個人的私營醫院,日子都不好過。
一方面,全國范圍內的大部分寵物醫院正在陸續進入虧損階段,中小動物醫院的盈利能力更堪憂,根據我們走訪過的全國的寵物醫院,30%虧損,20%在虧損與盈利邊緣徘徊,只有30%有較好的盈利能力。很多從業者更悲觀的認為能較好盈利的只有20%。
2015年,資本注入寵物醫療行業,給行業帶來了欣欣向榮的景象,寵物醫院經歷了收購、并購后,沒有給行業帶來規模化、集團化的優勢,目前資本的連鎖醫院只占了中國寵物醫療市場的8%,92%的私營動物醫院依然是市場的主體。進入2019年,我們聽到的最多的就是寵物醫院的轉讓、房租到期、二手設備,寵物醫院倒閉的速度正在加快。
寵物行業的外部環境變化10個新特點
縱觀2018年國內寵物經濟的現狀,我們也觀察到行業正呈現5大新特點,主要體現在消費人群、產業鏈環節、寵物種類等,這些變化又將如何影響寵物經濟格局呢?
1、消費人群不斷年輕化,90后成為主力軍
一直以來,市場普遍認為寵物產業的發展與人口老齡化密切相關。實際上,歐美國家的情況確實如此。在寵物市場最發達的美國,人口老齡化和收入持續增長是推動寵物市場繁榮的主要因素,45歲以上占養寵人群的近50%。
但在我國,年輕人才是寵物消費的主要力量。從年齡來看,狗民網數據顯示2018年寵物消費群體80和90后占比達77%,是養寵的主要人群。從性別來看,女性消費占絕對主導,貓狗主流養寵人群中,88%為女性。
我們還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:90后用戶在2017年快速增長成為寵物消費的主力軍,并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。在2016年80后養寵用戶是主力人群達48%,90后占比僅為17%。到2018年時,90后一路攀升至43%,成為飼養寵物的主要人群。
寵物經濟是年輕人的“孤獨生意”,消費群體不斷年輕化的確在推動著寵物行業走向繁榮。首先,是寵物消費金額增加,在年輕人的心中寵物被視為最多的角色是“家人”,用戶愿意為寵物消費買單,2018年我國人均單只寵物消費5016元,比2017年增加15.3%,其中80%的消費都是由80/90后貢獻的。
其次,年輕人對新鮮事物接受度更高,除過主要的寵物食品,也樂于嘗試美容、攝影、寄養、保險、訓練等消費,這也推動了寵物產業鏈下游服務市場的發展。
另外,我們看到“共享寵物”、“寵物網紅”也受到年輕人追捧,新經濟形式不斷出現。
2、寵物行業在“消費升級”
在大家喊著自己“消費降級”時,我們卻發現寵物們不僅“吃得更好了”,就連“服務業”也開始興起,行業儼然呈現著升級的趨勢。
之所以說寵物行業在消費升級,我們觀察到了兩個關鍵點:一方面,中高端寵物食品銷量增幅遠遠大于低端市場。據《2018寵物消費趨勢報告》顯示,寵物狗和貓中高端食品(每斤40-50元)同比增幅最高,分別達100.69%和136.54%,是低端食品增幅的2倍之多,說明消費者更愿意為愛寵購買大品牌、高質量的口糧。
另一方面,圍繞下游產業鏈的保險、美容、培訓、攝影、寄養、殯葬寵物服務正在興起。這些新興的寵物服務市場,25-35歲的人占比接近70%,這反映出年輕人對新鮮事物的接受度更高,更愿意為服務花錢。
數據顯示,寵物服務行業消費2018年上半年比2017年下半年增長了82%,發展勢頭非常強勁。細分來看:
■ 寵物保險發展成為新的風口,眾多保險產品不斷出現;
■ 而寵物美容、培訓、寄養等目前主要以個體戶夫妻店模式為主,連鎖率不高,服務標準化程度低;
■ 寵物殯葬被稱為是“最暴利”的服務,因為國內大部分用戶沒有寵物殯葬的觀念,顧客基本上是中高收入的群體,行業內競爭極少。
3、本土品牌以寵物保健零食為突破口
寵物食品分為主糧和零食,主糧一直是寵物商品消費的重心,國外品牌占據超過一半的市場份額。我們發現從2015年以來寵物主糧市場份額逐步下滑,降幅達到7.84%,而零食市場卻增長了3.79%,在寵物市場消費類占比達21.8%。
由于海外品牌在寵物零食布局力度較小,競爭不充分,零食成為國內公司的主要突破口,行業新玩家加速入場,采取差異化競爭的策略,避開主糧之爭。我們梳理了目前國內的主要的寵物食品公司,我們發現除過佩蒂和中寵股份等上市企業,行業內有6家公司在2018年獲得了融資,說明資本市場對本土品牌的關注和認可。
另外一個原因是,寵物零食產品并不標準化,不能像主糧一樣可以高度機械化生產。零食的許多環節仍然需要手工制作,人工成本占比達30%。中國人工成本相對較低成為寵物零食產業發展的優勢。
4、小眾寵物也有春天
除過占比超過一半的貓和狗,更多的寵物正走到家庭中來。數據顯示,2017年我國飼養寵物有16%的寵物魚、10%的倉鼠、9%的烏龜和7%的兔子,類型越來越多元化。
這些“小眾”寵物用品的銷量也有明顯上漲的趨勢,據《2018寵物消費趨勢報告》數據顯示,鳥類/昆蟲用品的銷售金額同比增幅達179%,倉鼠、爬寵、兔子用品的增幅也達90%左右。
寵物類型多元化客觀上也為新入行者提供了機會。目前主流寵物食品、醫藥、用品及服務等都是針對貓和狗。圍繞細分的小寵產品和服務相對競爭小,市場潛力較大。
5、寵物保險成為新的風口
寵物保險是2018年寵物新興服務行業的熱點,不僅開始受到資本關注,創業入局者也開始增加。對市場上保險產品進行了梳理,我們發現寵物保險主要有兩類:醫療險、責任險。其中醫療險是最主要也是保險公司主推的產品, 其保費每年平均約500-1000元,保額5千到2萬不等。
對比國外寵物保險市場的發展軌跡,隨著寵物市場逐漸成熟、消費者保險意識的提升我國寵物保險行業存在增長潛力。世界上第一個簽發寵物保險的瑞典,有超過30%的寵物擁有保險,市場規模達24億元。據《2018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》調查,用戶為寵物貓和狗購買保險的比例僅為5%和8%,保險比例明顯較低。
我國寵物保險市場形成時間不長,用戶的消費習慣還有待建立。一項寵物保險購買意愿調查顯示,有6成消費者持觀望態度,在險種類別上,有超過80%的消費者愿意為寵物購買醫療險,這反映出寵物醫保市場有較大的發展潛力。
6.寵物醫院診所數量迅猛增長:
2015年以來很多地區的寵物醫院數量翻倍增加,部分地區的寵物醫院數量正增長了5倍以上,原來只有10家的城市增長到的30家,50家寵物醫院的城市,增長到300家,而三年寵物的數量只增長了50%。
寵物醫院的數量和寵物的增長量的數據的不平衡,客戶分流后必然導致利潤的穩定下滑。
與3成寵物醫院嚴重虧損,3成寵物醫院在虧損邊緣,2成的寵物醫院被淘汰的“慘狀”相比,依然有大量的新生醫院在穩步開啟,一線城市飽和,進入二線城市競爭,二線城市飽和,就去和三四線城市的獸醫同臺競技。
7.外部資本介入收購合并寵物醫院,價格戰競爭白熱化。
在國內一二線城市有瑞鵬、瑞派為代表的并購醫院,大打價格戰競爭,常規絕育手術甚至9.9元的沖擊,行業規則、價格規則已經不復存在。在混亂的市場競爭中,誰牢牢的抓住消費者的錢,誰就能夠生存。
并購后的醫院或部分連鎖醫院不管是未來如何,但是對當下的寵物醫療行業一定產生了強大的沖擊和壓力。獨立經營的寵物醫院也正在面臨著“寒冬”,搶占終端顧客量成為了關鍵中的關鍵。
8.移動互聯網加速了線上電商、網紅把寵物醫療前端的消費吸走。
隨著5G時代的到來,移動互聯網電商、網紅對線下實體寵物醫院的影響只會加大,不會減少。消費群體年輕化、對互聯網消費購買的習慣性青睞,也是發展趨勢,線上消費主要集中在寵物醫療前端經濟上,這也是線上線下的區別,同時也是線下寵物醫院的獨特優勢。如何把這個優勢運用好,將線上的消費引流到寵物醫院呢?那就要進行改革,改革經營業務、服務、促銷活動、促銷形式、促銷頻率等等。
9.供貨方的市場管控混亂,導致同區域同行寵物醫院之間競爭激烈。
寵物醫院拿貨渠道一般是代理商或者廠商,由于市場大環境的困境,導致上游供貨方為了完成銷售指標,惡意的放貨、隨意鋪貨導致出現寵物醫院價格零售環節大不相同、零售價格相差很大,從而導致顧客消費不信任。
甚至出現挨門寵物醫院的同樣的產品零售價懸殊,消費者從此不再來該醫院消費了。消費者進店購買時,習慣性與網上對比價格,這也是因為渠道管控混亂導致老顧客流失。
總之,寵物醫院要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,來改革改變老的經營模式和經營意識。真正的抓住顧客數量才是硬道理。
艾鑫偉業集團全國招商電話:15811082780